[以色列/巴勒斯坦 ‧ Jerusalem/Bethlehem ‧以巴之間的Pac-Man ]
騎車回家路上,想著Google今天搬上Maps上的小精靈遊戲(Pac-Man),到家又立刻開了電腦。
這次測試的,是去年11月從以色列耶路撒冷到巴勒斯坦自治區伯利恆的路徑。伯利恆位於耶路撒冷以南10公里,正常從市區開車不到20分鐘的路程,現在約需45分鐘甚至更長,因為以巴之間有座長700公里、高8米,被國際法庭裁定為違建的隔離牆。
隔離牆是中文翻譯,若用Google搜尋separation wall,第一個出來的結果是維基百科的Israeli West Bank barrier(以色列西岸屏障)。以色列認為,這道牆把巴勒斯坦恐怖分子阻絕在外,2000年到2003年,以巴邊境發生73起自殺攻擊,隔離牆開始興建後,2003到2006年,自殺攻擊僅12起。
但隔離牆並非依1967年的停火線建造,而是往東悄悄將巴勒斯坦的沃土與水源包進高牆內,畫入以色列這一邊。依照去年的經驗,想從耶路撒冷進伯利恆,要在大馬士革門的阿拉伯公車站搭21號或24號公車,單趟是8 NIS或5.5 NIS。若是搭24號,公車得沿著隔離牆繞大一圈,經過檢查哨,再進入巴勒斯坦自治區;回程時若還是在檢查哨搭24號公車,外國人是不需太多盤查的,但巴勒斯坦人得經過特殊通道逐一檢查身分、行李,尖峰時段可能耗上幾小時。
以巴之間的Pac-Man,小精靈一下子就從巴勒斯坦跑進以色列,但西岸的巴勒斯坦人想進入東耶路撒冷,得向檢查哨申請入境許可證,還不一定拿得到。巴勒斯坦這面的隔離牆寫著太多辛酸故事,有很多重病患者,就因拿不到入境許可到以色列的大醫院就醫,死在檢查哨。
除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,印度克什米爾、南北韓、烏茲別克與吉爾吉斯間也有隔離牆。有的理由是杜絕恐怖攻擊,有的號稱防止非法移民,美國與墨西哥、巴基斯坦與阿富汗間也計畫建造隔離牆。沙烏地阿拉伯近日則準備在伊拉克邊界建造長牆,防止IS擴張領土。
這個愚人節小遊戲,對高牆兩端的人們而言,很難笑。